〈高爾夫〉長推桿未必得利 技術本位才是王道 - 高爾夫球

By Zenobia
at 2011-08-25T23:45
at 2011-08-25T23:45
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曹玉烱 HiNet運動網獨家特稿
Keegan Bradley在8月中旬成就生涯第1座大賽冠軍,並寫下一項另類紀錄:成為史上首位
使用長推桿拿下大賽冠軍的高球球員,這讓一些主張傳統推桿的守舊派有些不是滋味,但
其實這有點多慮。
長推桿(Long Putter)或腹式推桿(Belly Putter)出現自1980年代,剛開始多半是年紀已長
或是身體不適的人使用,而也因高爾夫球規則只針對推桿桿身設定下限而未設定上限,所
以使用者的年齡也隨著時間而逐漸下降。
即便如此,傳統推桿仍是目前主流,畢竟大多數人仍一開始就學習傳統推桿,且認為這才
能展現真正技術。傳統推桿桿身短,擊球前除了眼睛必須要垂直在高爾夫球上,還得利用
肩膀、手臂、推桿所構成的三角形做出鐘擺的推桿動作,若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
推桿桿面角度的偏差,進而影響球進洞的機率。
長推桿或腹式推桿則可稍微省去上述姿勢所帶來的變數,球員基本上由握桿的這端接觸到
身體的某個部位(腹式推桿可頂到腹部,長推桿則可至胸前或下巴)當作支點,直接作鐘擺
的推桿動作,就可增加進洞機率。
在將小白球推進洞之前的所有考慮因素中,不僅只有推桿動作,還包括天氣狀況、果嶺草
紋順逆、坡度、軟硬程度,而使用長推桿或腹式推桿的人可在佔有優勢情況下作推桿動作
,難怪在進入21世紀的前幾年,Tiger Woods、Ernie Els與部分的高爾夫球員就曾批評此
類球桿會讓推桿變得太簡單,失去高爾夫球原本的意義。
批評者也舉幾位高球傳奇球星如Jack Nicklaus、Arnold Palmer、Gary Player等人為例,
說即便他們年事已高,至今也都一直在使用傳統推桿。
然而,前幾年反對腹式推桿或長推桿,以及以前都用傳統推桿的人之中,已有人在正式比
賽中使用過其中1種非傳統推桿,例如Els、Vijay Singh、Trevor Immelman等,其中Els就
在今年4月歐巡賽上使用腹式推桿,他也感受到這種推桿的好處。
新科技在規則內能產生多大改變,球員能否歡迎,或堅持傳統方式一直是高爾夫球討論的
話題。以一號木桿為例,鈦金屬桿頭出現後不久,這種新式桿頭就已成為主流,代表只要
是好用且符合規則的前提下,是不必去在意別人的觀感。
其實,換個角度看,使用長推桿與腹式推桿的人直到現在才拿下大賽冠軍,代表非傳統推
桿未必佔盡優勢,最重要的還是在比賽的臨場表現,畢竟無法在大賽壓力下發揮實力的球
員,再好的工具也不能保證冠軍。
http://www.tsna.com.tw/?q=node/22006
--
Keegan Bradley在8月中旬成就生涯第1座大賽冠軍,並寫下一項另類紀錄:成為史上首位
使用長推桿拿下大賽冠軍的高球球員,這讓一些主張傳統推桿的守舊派有些不是滋味,但
其實這有點多慮。
長推桿(Long Putter)或腹式推桿(Belly Putter)出現自1980年代,剛開始多半是年紀已長
或是身體不適的人使用,而也因高爾夫球規則只針對推桿桿身設定下限而未設定上限,所
以使用者的年齡也隨著時間而逐漸下降。
即便如此,傳統推桿仍是目前主流,畢竟大多數人仍一開始就學習傳統推桿,且認為這才
能展現真正技術。傳統推桿桿身短,擊球前除了眼睛必須要垂直在高爾夫球上,還得利用
肩膀、手臂、推桿所構成的三角形做出鐘擺的推桿動作,若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
推桿桿面角度的偏差,進而影響球進洞的機率。
長推桿或腹式推桿則可稍微省去上述姿勢所帶來的變數,球員基本上由握桿的這端接觸到
身體的某個部位(腹式推桿可頂到腹部,長推桿則可至胸前或下巴)當作支點,直接作鐘擺
的推桿動作,就可增加進洞機率。
在將小白球推進洞之前的所有考慮因素中,不僅只有推桿動作,還包括天氣狀況、果嶺草
紋順逆、坡度、軟硬程度,而使用長推桿或腹式推桿的人可在佔有優勢情況下作推桿動作
,難怪在進入21世紀的前幾年,Tiger Woods、Ernie Els與部分的高爾夫球員就曾批評此
類球桿會讓推桿變得太簡單,失去高爾夫球原本的意義。
批評者也舉幾位高球傳奇球星如Jack Nicklaus、Arnold Palmer、Gary Player等人為例,
說即便他們年事已高,至今也都一直在使用傳統推桿。
然而,前幾年反對腹式推桿或長推桿,以及以前都用傳統推桿的人之中,已有人在正式比
賽中使用過其中1種非傳統推桿,例如Els、Vijay Singh、Trevor Immelman等,其中Els就
在今年4月歐巡賽上使用腹式推桿,他也感受到這種推桿的好處。
新科技在規則內能產生多大改變,球員能否歡迎,或堅持傳統方式一直是高爾夫球討論的
話題。以一號木桿為例,鈦金屬桿頭出現後不久,這種新式桿頭就已成為主流,代表只要
是好用且符合規則的前提下,是不必去在意別人的觀感。
其實,換個角度看,使用長推桿與腹式推桿的人直到現在才拿下大賽冠軍,代表非傳統推
桿未必佔盡優勢,最重要的還是在比賽的臨場表現,畢竟無法在大賽壓力下發揮實力的球
員,再好的工具也不能保證冠軍。
http://www.tsna.com.tw/?q=node/22006
--
Tags:
高爾夫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高爾夫〉宋孟璋低標5桿 首輪領先群雄

By Zanna
at 2011-08-25T21:12
at 2011-08-25T21:12
有關「曾雅妮」的書,書名是:『放膽就贏』。

By Anthony
at 2011-08-25T21:05
at 2011-08-25T21:05
〈高爾夫〉2年落差大 Els不減鬥志

By Cara
at 2011-08-25T16:23
at 2011-08-25T16:23
LPGA/加拿大公開賽今晚開打 關注曾雅妮表現

By Rae
at 2011-08-25T16:22
at 2011-08-25T16:22
高爾夫》一路闖進巡迴錦標賽,提前預約明年四大賽!

By Catherine
at 2011-08-25T11:32
at 2011-08-25T11:32